成都,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万千气象     DATE: 2023-12-11 23:36:35

原标题:成都,成都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万千气象

8月7日 ,向世现新运动员柳雅欣、界展朱蕾桔、时代张雨霏 、中国李冰洁(从左至右)在比赛后手持“谢谢成都”标语合影。气象新华社发

8月5日 ,成都大运会跳水项目决赛现场 ,向世现新观众在为运动员加油。界展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/光明图片

市民在成都锦城湖公园绿道上骑行。时代新华社发

展开全文

8月4日的中国成都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 。本报记者 朱晓帆摄/光明图片

历时12天 ,气象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与我们说再可见了。成都此时此刻,向世现新来自世界各地的界展来宾与成都挥手告别,感谢这座城市 ,感谢这里的人民,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盛会。那些美妙的瞬间 ,那些精彩的时刻,都将永记心间、永驻历史。

成都  ,以一场简约  、安全、精彩的盛会 ,向世界兑现了承诺。这座城市,作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窗口 ,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文化厚重的中国  ,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 ,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 。

大运筹办与城市共生长

“对这场盛会的所有参与者,国际大体联要对你们道一声‘谢谢’ !”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·艾德的话语言犹在耳。

是的 ,成都言出必行,也行必有果 。从申办成功的那一刻开头  ,成都便上下齐心 ,全力筹备,即便经历疫情冲击、两度推迟,也初心如磐。4年多时间里 ,成都一直在书写大运筹办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共长。

办一次赛事,兴一座城市 。成都坚持节约、节俭、可持续原则,把大运村建在了成都大学的校园里 ,使这些措施可发挥最大作用 。近年来 ,新建改建大运场馆49座,其中改造场馆36处,结合城市发展新建场馆13处,凤凰山体育公园、东安湖体育公园等标示性措施建成投用。大运会后 ,这些场地将举办更多赛事并向公众长时间开放  ,成为大运会的重要遗产 。

为了大运会,无数建设者、志愿者投身其中,用辛勤付出彰显着成都的热情。每一位市民都把支持大运作为自己的责任,把参与大运视作自己的荣光 ,他们默默奉献 ,友善热情,展现了中国人的气度与胸怀。

绿色科技为绿色大运保驾护航,彰显着自主创新的无限活力 。大运会所用的电力全部来自清洁能源;新建场馆功效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和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……绿色建筑 、绿色交通、绿色照明,能效和环保兼具,彰显了体育精神与绿色理念的有机融合 ,体现了成都将绿色办赛理念贯彻到底的决心 。

成都 ,以自己的优异体现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。国际大体联世界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说  ,国际大体联最近与各代表团就参赛感受进行了交流 ,得到的反馈都是对成都大运会百分之百的肯定 。她直言:“国际大体联对成都大运会办赛非常满意,不是‘整体满意’ ,也不仅仅是‘开幕式’。”

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深厚底蕴

成都大运会的启幕,来自开幕式上中国古乐器磬发出穿越千年时空的清脆声响。从那一刻起,成都大运会,时时到处都向世界展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,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。

开幕式上,蜀锦的光影为运动员们铺就了“锦绣前程”;蜀绣大师制作的引导牌让人们记住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;太阳神鸟的12道灿烂光芒 、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展现了璀璨的古蜀文明;川剧变脸、绽放的芙蓉花造型焰火,则展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生活之美。就连媒体背包上 ,也绣着蜀锦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的吉祥图案……

大运会,是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。在大运村,文化交流活动深受世界各地青年朋友的喜爱。文化交流让他们相聚相知 ,增进友谊 。

大运村里的中国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热闹非凡,蜀绣 、竹编、脸谱 、剪纸  、风筝 、皮影等,各种非遗制作技艺让人目不暇接、跃跃欲试 。青年书法家、画家带领各国青年用毛笔写汉字 、画中国画  ,不少外国运动员不仅学会了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 ,还学习了不少汉语,穿着汉服在大运村打卡拍照 。

丹麦射击项目教练梅特惊叹于蜀锦之美 ,称赞“中国的工艺品太精美了,技艺太精湛了!”美国运动员费德丽卡·伯特喜欢蜀绣,还给家人买了不少蜀绣礼品。

运动场外 ,由成都知名景区景点、文化遗迹、城市景观组成的十余条参观路线总是报名者众,大熊猫基地成为国外青年们的必选。他们穿行于成都大街小巷  ,亲身感受这个东方国度延绵不绝的文化魅力。

让世界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

“我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。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,这座城市太棒了 !”南非运动员默克尔游览了成都的大熊猫基地 、环球中心等地方,对这座城市的发展连连赞叹。

从北京到深圳,再到成都,中国先后3次成功举办夏季大运会。前后二十余年 ,通过大运会这扇窗口,世界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
多次来到中国的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·森超惊讶于中国的变化 。他认为 ,成都有众多公园,生产生活环境都不错。5年前他来成都时  ,成都的人口有1600多万 ,而今突破了2100万 。“这说明这座城市吸引年轻人 ,给年轻人创造了很多机遇 。城市发展有前景 、有空间!”

的确,这座西部城市,通过自身的努力,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,从它可以管窥中国的巨变 。

驻足成都街头 ,目之所及皆是便利的基础措施、优美的城市环境以及洋溢在每个成都人脸上的幸福与满足 。去年,成都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,成为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。

总量背后 ,是成都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的强大产业支撑  。如今 ,成都正携手重庆,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 ,承担起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使命 ,为更多青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。

擦亮对外开放的金色名片

在成都大运会期间,国际大体联做出决定 ,与成都体育学院共建国际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中心。中心以促进国际大学生体育事业发展为总目标,打造运动医学教育 、国家大学生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等多个项目。无疑 ,这将为成都带来更多的国际交往机遇 。

成都  ,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 。迈入新时代的成都 ,处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上,在服务国家向西向南开放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。

“九天开出一成都” 。如今的成都已是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,拥有两座国际机场,开通130余条国际航线 ,畅联五大洲  。中欧班列 、开往南亚的“钢铁驼队”将四川盆地与世界大市场紧密相连  。

通过国际赛会 、跨境电商、对外贸易等方式,成都在与世界的紧密互动中不断擦亮对外开放的金色名片。

大运会是撒播和平与友谊的种子 。这些种子已经在这个火热的夏天,在天府之国的沃土种下 ,必将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